当代 (1949年— )
2004-05-14 10:21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由各党派、各团体、各界代表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建国之初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中国致力于逐步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从1953年到1956年,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提前完成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建设了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在过去又没有的基础工业,包括飞机和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等。从1957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是中国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3倍,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8%;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增长,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建立起来;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大规模展开,全国农用拖拉机和化肥施用量都增长6倍以上;提前五年实现了《1956—1967年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许多新兴科学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在这十年中,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指导方针上也出现过严重失误,使得国民经济曾一度发生严重困难。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由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背着他在运动中进行了大量的祸国殃民的活动,使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毛泽东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就他的一生来看,功绩远远大于过失。1976年10月,中国共产党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77年7月,根据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恢复了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的党内外一切职务。经过1978年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1979年起,中国实行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并全面而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逐步确立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是建国以来形势最好的时期,也是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自1989年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军委主席,1993年任国家主席以来,领导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依据邓小平理论,坚持与继承了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方针政策,使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外交活跃,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